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哪里?这句诗有何意境?
诗句出处
“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词如下: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意境解析
1. 孤独高洁的象征
词中以梅花自喻,描写梅花在驿外断桥的荒凉处独自开放,无人欣赏,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即使凋零化为泥土,被碾作尘埃,依然“香如故”,暗喻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
2. 悲剧与崇高的结合
梅花的命运充满悲剧色彩(风雨摧残、零落成泥),但其“香如故”的永恒性升华了这种悲剧,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意境。
3. 对比手法强化主题
– 环境对比:断桥、黄昏、风雨 vs 梅花的幽香。
– 结局对比:形体消亡 vs 精神永存。
实际案例:文学与现实的映射
1. 文人志士的写照
陆游一生主战抗金,屡遭排挤,但始终不改其志。这句诗正是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精神的诗意表达。类似案例:
– 屈原《离骚》中“虽九死其犹未悔”。
–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现代文化中的引用
在讴歌奉献精神的语境中,此句常被引用。例如:
– 扶贫干部的报道标题:“零落成泥碾作尘,初心不改系民生”。
– 抗疫英雄的纪念文章:“白衣如梅,香留人间”。
总结
“零落成泥碾作尘”通过梅花的意象,将个人命运与精神永恒辩证统一,成为中华文化中象征坚韧与奉献的经典符号。其意境跨越时代,至今仍能引发广泛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