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出自哪部法律?传统美德的法律保障

"见义勇为"出自哪部法律?传统美德的法律保障

见义勇为的法律渊源与传统美德保障

“见义勇为”的法律出处

“见义勇为”作为法律术语,首次明确出现在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现为《民法典》)第184条,规定:
>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款被广泛称为”好人法”,旨在消除救助者的后顾之忧,鼓励见义勇为行为。

传统美德的法律保障体系

我国通过多部法律构建了对见义勇为的保障机制:
1. 《民法典》第183条:明确见义勇为者受损时,可向受益人请求适当补偿;若侵权人存在,优先由侵权人赔偿。
2. 《刑法》正当防卫条款(第20条):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3. 地方性法规:如《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等,细化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保障措施。

典型案例与法律实践

案例1:赵宇正当防卫案(2018)

案情:赵宇制止女子被殴打,致施暴者重伤。一审被判故意伤害,后检察机关认定属正当防卫,不予起诉。
意义:最高检将此案作为指导案例,明确“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原则。

案例2:深圳”好人法”第一案(2021)

案情:医生地铁内救助昏厥乘客,患者事后反诉救治不当。法院援引《民法典》第184条,驳回原告请求
意义:首次以司法判决落实”救助免责”条款。

社会意义与未来方向

法律将“见义勇为”从道德倡导升级为制度保障,但仍需完善:
统一国家立法:目前地方奖励标准差异较大;
建立专项基金:解决救助者医疗、诉讼等后顾之忧;
加强司法指引:通过更多案例明确正当防卫与见义勇为的界限。

结语: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法律精神的融合,通过完善立法与司法实践,将进一步推动”善行有善报”的社会共识。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

  • 邢俊臣诗作有哪些特色?宋代隐士的文学印记

    邢俊臣诗作有哪些特色?宋代隐士的文学印记 一、隐逸主题的深刻表达 邢俊臣作为宋代隐士诗人的代表,其诗作核心特色在于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描绘。他通过自然意象(如山水、松竹、烟霞)构建超脱…

    2025年4月17日
    200
  • 李牧出自哪个电视剧?影视角色介绍!

    李牧这一角色出现在多部电视剧中,以下为您介绍其中几个较为知名的版本: 1. 《大秦赋》 角色介绍: 在2020年播出的电视剧《大秦赋》中,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他由内地男演员卢勇…

    2024年12月31日
    1020
  • 开合之间出自哪部作品?名句来源探寻!

    “开合之间”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部广为人知的具体文学作品或历史典籍,而是一个富有哲理和意象的表达,可能在不同领域和文化背景中都有出现。然而,在探讨其名句来源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艺…

    2024年12月31日
    1070
  • “姝”出自什么典故中?字词来源及意义!

    “姝”是一个汉字,其典故、字词来源及意义如下: 典故与字词来源 “姝”是一个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其字形由“女”和“朱”两部分组成,其中“女”表示与女子有关,“朱”则在此处…

    2024年12月28日
    7500
  • 娉出自哪部古籍?古代婚恋文化的语言印记

    娉出自哪部古籍?古代婚恋文化的语言印记 一、“娉”字的古籍溯源 “娉”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释义为“问也”,特指古代婚礼中的“问名”环节。而作为“聘”的通假字,其婚恋文化含义在《仪…

    2025年4月11日
    210
  • 小学课本中的屈原诗有哪些?《离骚》节选的深意

    小学课本中的屈原诗有哪些?《离骚》节选的深意 一、小学课本中的屈原诗歌选录 屈原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以节选或改编形式出现,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2025年4月17日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