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悲歌:《宫词二首·其一》中的千年幽怨

深宫悲歌:《宫词二首·其一》中的千年幽怨

深宫悲歌:《宫词二首·其一》中的千年幽怨

《宫词二首·其一》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词译文

与故乡相隔,竟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禁在这深宫之中,度过了二十载漫长岁月。当那曲《何满子》的哀婉旋律响起,泪水再也忍不住,簌簌地落在了君王面前。

注释详解

  • 故国:此处指故乡,是站在宫女的角度而言。在封建宫廷的森严壁垒下,无数宫女背井离乡,故乡成为她们心中永远的眷恋与伤痛。
  • 深宫:即皇宫,那看似富丽堂皇却如牢笼般禁锢着宫女青春与自由的地方。深宫高墙,隔绝了她们与外界的联系,也埋葬了她们的梦想与希望。
  • 何满子:唐教坊曲名,其背后有着一段凄惨的故事。据《乐府诗集》记载,白居易曾提及,何满子是开元年间沧州的一位歌者,在临刑之际进献此曲以赎死,然而最终仍未能幸免。《何满子》曲调悲怆决绝,白居易在《何满子》诗中形容它“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足见其哀伤程度。
  • :一般认为指唐武宗。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宫廷中发生了一系列与宫女命运相关的故事,此诗中的场景或许正是这些故事的一个缩影。

深度鉴赏

在宫怨诗的璀璨星河中,以绝句体裁创作的短小篇章,往往如同精巧的画作,只轻轻揭开生活的一角,让读者透过这小小的窗口,窥见宫人悲惨的一生。这类诗作通常委婉含蓄,将诸多内容隐匿于字里行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去细细品味。然而,张祜的这首《宫词二首·其一》却独树一帜,宛如一幅全景式的生活画卷,以直叙其事、直抒其情的方式,将宫女的哀怨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仅二十个字,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能量。作者在前半部分,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卓越笔力,将一个宫女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坎坷遭遇浓缩于短短十个字之中。首句“故国三千里”,从空间维度着笔,生动地描绘出宫女与故乡的遥远距离,那漫长的三千里路,不仅是地理上的隔阂,更是心灵上的无尽思念与痛苦。次句“深宫二十年”,则从时间维度切入,写出了宫女入宫时间之久,二十年的青春岁月,在这深宫高墙内悄然流逝,她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追求幸福的可能。这两句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将宫女的千愁万恨瞬间集中呈现,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宫女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绝望。

后两句诗笔锋一转,转入对宫女怨情的描写。“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宫女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那曲《何满子》,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宫女内心深处那扇紧闭的痛苦之门,她的泪水,是对命运的无奈抗争,是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也是对宫廷制度的无声控诉。

全诗道出了民间女子幽居深宫,白白葬送一生的极度哀怨,从客观上深刻揭露了宫女制度的残酷性。在封建宫廷的等级制度下,宫女们如同蝼蚁一般,毫无尊严和自由可言,她们的命运被无情地操控在他人手中,只能在孤独与痛苦中度过漫长的一生。

创作背景溯源

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对善歌才人孟氏极为宠信。后来,武宗病重之际,孟才人侍奉在侧。武宗问她:“我若不幸离世,你将何去何从?”孟才人悲痛地回答:“若陛下万岁之后,我亦无复为生之念。”当时,武宗令她在病榻前演唱一曲《何满子》。孟才人歌声凄咽,闻者无不涕零。不久,武宗驾崩,孟才人哀痛数日,最终也香消玉殒。张祜被孟才人的殉情之事深深打动,遂创作了三首诗以表哀思,此诗便是其中之一。这段历史背景为这首诗增添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中所蕴含的哀怨之情。

诗人小传

张祜(hù)(792年 – 854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出身显赫世家,被人尊称为张公子,享有“海内名士”的美誉。早年,张祜曾寓居姑苏,在江南的山水之间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长庆年间,令狐楚曾上表举荐他,然而并未得到回应。此后,他进入诸侯府任职,却遭到元稹的排挤,无奈之下只好前往淮南寓居。他喜爱丹阳曲阿之地,最终选择在此隐居,直至终老。

张祜一生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更有对人生百态的生动刻画。“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正是凭借这两句诗,张祜声名远扬。《全唐诗》收录了他的349首诗歌,这些诗作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唐代诗坛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0)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