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前行”的”踔”怎么读?成语发音教学!

"踔厉前行"的"踔"怎么读?成语发音教学!

“踔厉前行”中的“踔”字读作chuō。这个成语的发音整体是“chuō lì qián xíng”,下面我来详细教学一下这个成语中每个字的发音以及整体的发音技巧。

单字发音教学

  1. 踔(chuō)
    • 声母:ch
    • 韵母:uō
    • 声调:第一声
    • 发音时,注意舌尖要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同时声带振动。韵母部分要注意口腔的开合度和舌头的位置,发出清晰的“uō”音。
  2. 厉(lì)
    • 声母:l
    • 韵母:ì
    • 声调:第四声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迅速放开,让气流冲出来,同时声带振动。韵母部分要注意发音的准确度和响亮度。
  3. 前(qián)
    • 声母:q
    • 韵母:ián
    • 声调:第二声
    • 发音时,舌面前部贴近硬腭,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同时声带振动。韵母部分要注意“i”和“án”的连贯性。
  4. 行(xíng)
    • 声母:x
    • 韵母:íng
    • 声调:第二声
    • 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贴近软腭,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同时声带振动。韵母部分要注意发音的准确度和清晰度。

成语发音技巧

  • 在发音时,要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准确性,确保每个字都能清晰、准确地发出来。
  • 成语中的四个字要连贯、流畅地读出来,不要出现停顿或断句的情况。
  • 注意声调的起伏变化,使成语的发音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通过以上教学,相信你已经能够准确掌握“踔厉前行”这个成语的发音了。在实际运用中,多练习、多模仿标准的发音,可以让你的口语更加流畅、自然。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5日

相关推荐

  • 重阳的诗有哪些?描绘重阳节的诗歌?

    重阳的诗有哪些?描绘重阳节的诗歌? 一、重阳节的文化背景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因“九”为阳数,两九相重而得名“重阳”。古人常在这一天登高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并…

    2025年4月5日
    130
  • 冯延巳《采桑子》的情感表达

    冯延巳《采桑子》的情感表达 引言 冯延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重要词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婉约的风格著称。《采桑子》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冯延巳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艺术魅力…

    2025年3月9日
    590
  • “坐久落花多”有何意境?

    “坐久落花多”有何意境? 一、意境解析 “坐久落花多”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辛夷坞》,字面意为“静坐时间久了,身周落花渐多”。其意境可从以下角度解读:1. 时间流逝的具象化:落花是时…

    2025年4月6日
    210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有何哲理?

    苏轼《题西林壁》的哲学解读:认知局限与视角转换 # 核心诗句解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题西林壁》,表面描写庐山景色的观感,实则揭示了…

    2025年4月2日
    680
  • “妙手偶得”这一成语的出处及意义?

    “妙手偶得”这一成语的出处及意义 一、成语出处 “妙手偶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文章》一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诗的意思是,优秀的文章如同自然天成,需要才华横溢的人(“…

    2025年3月30日
    710
  • “嘘炭”怎么读?词汇发音疑问!

    “嘘炭”这个词汇并非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或专业术语,因此其发音可能存在一定的灵活性。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嘘”和“炭”两个字的单独发音来给出一般性的指导。 首先,来看“嘘”字的发音: …

    2024年12月26日
    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