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程门立雪”典故的起源与内涵

一、典故出处与历史背景

“程门立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尊师重教典故,最早见于《宋史·杨时传》。该典故发生在北宋时期,主人公是著名理学家杨时(1053-1135)与其老师程颐(1033-1107)。

据记载:
>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重点内容:这个典故生动展现了杨时对师长程颐的极度尊重——即使天降大雪,仍坚持站立等候老师醒来,最终积雪深达一尺(约30厘米)。

二、核心人物解析

1. 程颐(1033-1107)

– 北宋理学奠基人之一
– 与兄长程颢共创”洛学”
–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2. 杨时(1053-1135)

– 字中立,号龟山
– 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 后将理学传入福建,开创”道南学派”

重点内容:杨时拜师时已40岁,且本身是进士出身(熙宁九年进士),这种已有功名仍虚心求教的态度尤为可贵。

三、实际案例分析:现代教育中的传承

201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某教授在讲授中国教育史时,特别安排学生重演”程门立雪”场景:

1. 场景还原:选择冬季雪天,学生在教室外静候
2. 心理体验:通过身体感受理解古代学子的求学精神
3. 反思讨论:对比古今师生关系差异

教学效果
– 78%的学生表示”深刻体会到尊师重道的内涵”
– 课后关于传统师道观的论文质量显著提升
– 引发校内外对传统教育礼仪的广泛讨论

四、文化意义与当代价值

1. 师德建设:提醒教师应以程颐的学识修养为楷模
2. 学习态度:强调求学者应有的谦逊与坚持
3. 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理念的活态呈现

重点内容:2021年教育部将”程门立雪”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作为”尊师重教”主题的典型案例。

五、学术争议与辨正

部分学者提出:
– 典故可能存在后世美化成分
– 宋代《河南程氏遗书》未记载此事
– 雪深一尺的描写或有夸张

但多数学者认为:
– 《宋史》编纂严谨,可信度高
– 与杨时一贯品行相符
– 其教育意义超越史实细节考证

该典故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象征中华师道传统的文化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兴”字怎么读?兴字发音教学来了!

    “兴”字是一个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含义,其读音会有所不同。以下是“兴”字的两种主要读音及其发音教学: 读音一:xīng 含义:兴盛、流行、开始之意。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发展状态或趋…

    2024年11月15日
    5280
  • 一年级的诗有哪些简单易懂?

    一年级简单易懂的诗歌推荐 一年级是儿童接触诗歌的启蒙阶段,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歌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语言感知能力。以下是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诗歌类型及经典案例。 一、儿歌类诗歌…

    2025年4月4日
    1060
  • “关关雎鸠”这句诗出自哪部经典作品?

    “关关雎鸠”这句诗出自哪部经典作品? 1. 诗句出处 “关关雎鸠”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句,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2025年3月29日
    780
  • 纪念十年的唯美诗句,有哪些能让人感动不已?

    纪念十年的唯美诗句:感动人心的经典之作 在人生的长河中,十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无论是个人成长、友情、爱情还是事业,十年的时光总能让人感慨万千。唯美的诗句往往能够捕捉到这种情感的深…

    2025年3月9日
    1160
  • 杨万里写的诗有哪些清新自然之景?

    杨万里诗歌中的清新自然之景 一、杨万里诗歌的总体风格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以“诚斋体”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活泼灵动,善于捕捉生活中…

    2025年4月4日
    470
  • 元日指的是哪天?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元日指的是哪天? 元日,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日子之一。它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元日不仅是时间的分界点,更是文化传承和家庭团聚的象征。 传…

    2025年3月13日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