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这个词出自哪里?

“晨曦”这个词出自哪里?

“晨曦”一词的起源与演变

# 词源考证

“晨曦”作为汉语复合词,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记载。其构成包含两个核心语素:
“晨”:甲骨文作“日辰”会意,指日出时分(《说文解字》)
“曦”:从日羲声,本义为“日光”(《玉篇·日部》)

# 文献首现

现存最早将两字连用的文献是:
1. 南朝梁·萧统《文选》:“晨羲载曜,万物咸覩”(注:此处“羲”通“曦”)
2.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晨曦初照,林壑俱明”

重点案例:唐代诗人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中“晨曦透琼帘,流彩映朱绂”的用法,标志着该词在文学创作中的成熟定型。

# 语义发展

| 时期 | 语义特征 | 典型用例 |
|————|—————————|——————————|
| 南北朝 | 自然现象描述 | 江雾散,晨曦现(《宋书》)|
| 唐宋 | 文学意象升华 | 白居易“晨曦耿五色” |
| 明清 | 象征希望的时间隐喻 | 《红楼梦》“晨曦乍破” |

# 现代应用

重点内容:当代语言使用中,“晨曦”呈现三大特征:
1. 文学性保留:莫言《红高粱》“晨曦中的血雾”保持诗意特质
2. 品牌符号化:光明乳业“晨曦牧场”系列产品(2020年上市)
3. 跨媒介传播:手游《原神》角色“晨曦骑士”的IP塑造

# 语言学价值

该词的演变典型体现了汉语:
双音节化趋势(晨+曦→晨曦)
意象固化过程(从实指到象征)
能产性特征(衍生出“晨光熹微”等短语)

研究建议:进一步考察敦煌变文等俗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可完善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王维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能启发智慧?

    王维关于读书的诗句及其对智慧的启发 引言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本文将探讨王维关于读书的诗句,分析这些诗句…

    2025年3月13日
    1800
  • 李白的“万重山”怎么读?

    李白的“万重山”在《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中读作wàn chóng shān。 其中,“万”读作wàn,表示数量众多;“重”在这里读作chóng,意为层叠、重复,与“山”结合形成“万重…

    2024年11月30日
    1680
  • 瞻字怎么读?瞻仰的’瞻’发音详解!

    “瞻”字的正确读音是zhān。以下是对“瞻”字发音的详细解析: 发音指南 声母:zh,发音时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形成一个窄缝,使气流受阻而发出音响。同时,软腭上升,堵塞鼻…

    2024年11月2日
    4010
  • 得人恩果千年记,这句古语有何深意?

    引言 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古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其中,“得人恩果千年记”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对他人恩情的铭记与感恩。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人…

    2025年2月28日
    4240
  • 刻什么求剑?成语”刻舟求剑”的哲学启示与当代价值

    刻什么求剑?成语”刻舟求剑”的哲学启示与当代价值 引言 成语”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讲述了一个人在船上丢失了剑,却在船身…

    2025年3月19日
    2090
  • “焚拜如前人”的翻译及出处

    焚拜如前人的翻译及出处 1. “焚拜如前人”是一句古代汉语表达,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像前人一样焚烧祭品并跪拜”,常用于描述后人遵循前人的礼仪或传统。 2…

    2025年3月8日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