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这个字出自哪部古籍?

“笃”这个字出自哪部古籍?

“笃”这个字出自哪部古籍?

一、“笃”字的古籍溯源

“笃”是中国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其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尤其在儒家经典中频繁出现。根据现有文献考证,《诗经》《论语》是记载“笃”字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古籍。

1. 《诗经》中的“笃”

在《诗经·大雅·文王》中,有“笃公刘,匪居匪康”的记载,此处“笃”意为忠诚、厚道,用于赞美周朝先祖公刘的品德。这是目前可考的“笃”字较早的文献用例之一。

案例
> 《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 其中“老夫灌灌”的“灌灌”与“笃”在古音中可能通假,体现了早期文字使用的灵活性。

2. 《论语》中的“笃”

《论语》是“笃”字高频出现的经典文献。例如:
《论语·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此处“笃”均强调坚定、专一的品德,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词汇之一。

二、其他古籍中的“笃”

除儒家经典外,“笃”字还见于:
《尚书》:“笃叙乃正父。”
《孟子》:“笃志而体,君子也。”
这些用例进一步印证了“笃”在先秦时期的广泛使用。

三、“笃”的字义演变

从古籍中可见,“笃”的本义与“厚实、坚固”相关(如《说文解字》:“笃,马行顿迟也”),后引申为:
1. 品德上的忠诚厚道(如“笃信好学”);
2. 行为上的坚定专一(如“笃志”)。

重点内容
“笃”字的哲学内涵在儒家思想中尤为突出,成为修身、齐家的重要准则,至今仍用于形容人的扎实品格(如“笃实”“笃行”)。

四、结论

“笃”字最早明确记载于《诗经》与《论语》,并随着儒家经典的传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其语义从具体描述(如马行迟缓)到抽象品德(如坚定专一),体现了汉字演变的典型路径。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步履蹒跚”怎么读啊?发音指南来了!

    “步履蹒跚”这个成语的发音是“bù lǚ pán shān”。下面是对每个字的发音及整个成语发音的详细指南: 一、单个字的发音 步(bù): 声母:b 韵母:ù(第四声) 发音时,…

    2024年12月19日
    2130
  • “姱”在离骚中怎么读?古文发音指南!

    在屈原的《离骚》中,“姱”字的读音为kuā。这个字在《离骚》中通常被解释为“美好”的意思。例如,在《离骚》中有“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这样的句子,这里的“姱”就是用来形容情感或品质…

    2024年11月13日
    7060
  • “桨声幽轧满中流”怎么读?

    “桨声幽轧满中流”的拼音读法为:jiǎng shēng yōu yà mǎn zhōng liú。这句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堤上行二首》之一,全诗如下: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

    2024年11月30日
    1610
  • 自是是什么意思?古诗词中”自是”一词的语境解析

    自是是什么意思?古诗词中”自是”一词的语境解析 一、“自是”的基本含义 “自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词语,…

    2025年3月19日
    1190
  • 宋代悼亡诗经典有哪些?字字泣血的深情绝唱

    宋代悼亡诗经典:字字泣血的深情绝唱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诗创作的高峰期,文人以诗寄情,将丧妻之痛、思忆之苦凝练成“字字泣血”的绝唱。以下精选几首经典作品,结合具体案例,展现其…

    2025年4月24日
    1240
  • “还来就菊花”的“就”是什么意思?

    “还来就菊花”的“就”字释义 一、问题提出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还来就菊花”一句的“就”字常引发争议。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汉语语法与诗歌语境综合考察。 二、“就”字的常见…

    2025年4月6日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