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什么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什么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什么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全诗如下: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点内容
– 这首诗是唐代咏清明节的代表作之一,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
– 杜牧通过“雨纷纷”“欲断魂”等意象,生动刻画了清明时节的哀思与羁旅愁绪。

二、诗歌的文学价值

1. 意象运用

“雨纷纷”:既写实(江南清明多雨),又隐喻哀愁连绵。
“杏花村”:以虚写实,引发读者对美好与慰藉的联想。

2. 情感表达

重点内容
诗中“欲断魂”三字,浓缩了行人在清明时节的复杂心境——既有对逝者的追思,也有漂泊在外的孤寂。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传播

1. 教育应用
该诗被收录于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儿童学习古典诗歌的启蒙篇目。
*案例*:某小学教师通过让学生绘制“雨纷纷”“杏花村”场景,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 文化衍生
– 山西汾酒以“杏花村”为品牌名,借诗作营销(如广告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节期间,媒体常引用此诗渲染节日氛围。

四、争议与考据

有学者提出:
– 此诗可能非杜牧所作(《全唐诗》未收录,最早见于南宋《千家诗》)。
– “杏花村”的地理位置存在争议(安徽池州、山西汾阳等地均自称原型)。

重点内容
尽管存在争议,但本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已得到公认。

五、总结

“清明时节雨纷纷”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清明节的典型画面,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中的文化符号。其传播案例也证明,经典诗歌能跨越时空,持续焕发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贬谪诗有哪些苦涩情感?

    贬谪诗中的苦涩情感探析 贬谪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因政治失意被贬至边远地区后创作的诗歌,其情感内核往往充满孤独、愤懑、思乡与无奈。这些情感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折射出封建官场的残酷性与…

    2025年4月4日
    270
  • 你能列出几个出自预言故事的成语吗?

    出自预言故事的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一、预言类成语的定义与特点 预言类成语是指那些源自古代预言故事、具有预示未来性质的固定词组。这类成语通常包含三个核心特征:1. 历史典故性 &#82…

    2025年3月27日
    250
  • 写秋天的诗有哪些展现秋之韵味的佳作?

    展现秋之韵味的诗歌佳作赏析 秋天作为四季之一,以其独特的萧瑟、丰收与诗意,成为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展现秋之韵味的经典诗作,并附实际案例。 一、萧瑟寂寥的秋意 重点…

    2025年4月4日
    170
  • 胼手胝足怎么读?成语发音及含义解析!

    “胼手胝足”的读音是pián shǒu zhī zú。以下是对该成语的发音、含义及解析的详细介绍: 发音指南 声母与韵母: “胼”字,声母为p,韵母为ian,第二声,发音时注意双唇…

    2024年12月10日
    1410
  • “霆”这个字的出处是什么?

    “霆”字的出处及文化内涵研究 # 一、“霆”的字源考据 “霆”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其字形演变可追溯至小篆时期。《说文解字》记载:“霆,雷余声也。从雨廷声。”该字属于形声字,上部“雨”…

    2025年3月29日
    290
  • 两汉乐府诗有哪些,你了解吗?

    两汉乐府诗概述 什么是乐府诗? 乐府诗是中国汉代设立的音乐机构”乐府”采集、创作的诗歌,后演变为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包括:– 民间性:多反映社会…

    2025年4月5日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