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这个技巧出自哪里?

“画龙点睛”这个技巧出自哪里?

“画龙点睛”这个技巧出自哪里?

一、典故起源

“画龙点睛”出自中国古代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的传说,记载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典故内容: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但未点眼睛。旁人疑惑,他解释“点睛则龙飞”。众人不信,他遂为其中两条龙点睛,龙即刻破壁飞天,未点睛的龙则留在壁上。
核心寓意关键处的精妙加工能赋予作品生命力,后引申为文章、艺术或工作中“抓住核心,提升整体效果”的技巧。

二、历史文献佐证

1.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
>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
标红重点:此记载是最早明确提及该典故的文献,奠定了其文化地位。

2. 《宣和画谱》(宋代官修):
进一步将张僧繇列为“六朝四大家”之一,强调其“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写意技法,侧面印证“点睛”的象征意义。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创作

鲁迅《阿Q正传》的结尾
阿Q被枪决前“圆圈画得不圆”的细节,看似闲笔,实为点睛之笔,揭露其精神胜利法的荒谬性,令主题升华。

案例2:商业演讲

乔布斯iPhone发布会(2007年)
在展示技术参数后,他抛出“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这一句总结,浓缩产品核心价值,成为经典营销案例。

案例3:艺术设计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无印良品》海报
极简画面中仅用一抹红色地平线象征“空”的概念,以少胜多,呼应“点睛”哲学。

四、现代启示

1. 精准性:在关键处投入精力(如文章结尾、产品核心功能)。
2. 象征性:通过细节传递深层含义(如电影《肖申克》中主角爬出下水道的雨夜镜头)。

结论:从张僧繇的传说至今,“画龙点睛”始终是跨越领域的通用智慧,强调“少即是多”的精准美学。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归来裳袖有天香”这句话怎么翻译?

    这句话“归来裳袖有天香”可以翻译为:“归来时衣袖上还带着天界的香气”。 在这里,“归来”表示返回或回来的动作;“裳袖”指的是衣裳的袖子,也可以泛指衣裳;“天香”则通常指天界或仙境中…

    2024年12月27日
    1890
  • 《做人》这首小诗蕴含哪些人生哲理?现代诗解析

    《做人》小诗的人生哲理解析与现代诗鉴赏 一、诗歌文本与背景 《做人》是诗人北岛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本质。全诗仅四句: > **“做人难,难于上青…

    2025年8月19日
    210
  • “闼”字的出处及在古文中的应用

    “闼”字的出处及在古文中的应用 一、“闼”字的出处 “闼”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属“门部”,释义为“门也”。其字形由“门”(门框)和“达”(通行的意思)组合而成,本义指宫中小门或…

    2025年3月30日
    1210
  • 描写夏景的诗中有哪些经典之作?

    描写夏景的诗中有哪些经典之作? 1. 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夏景的经典之作数不胜数。其中,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虽以秋景为主,但其对夏日山林的描写也极为传神。诗中“空山新雨后,天…

    2025年3月4日
    1080
  • “青草岸前”的三句诗怎么读?

    关于“青草岸前”的三句诗,由于直接给出这样的三句诗并不明确指向某一特定的诗篇或作者,我将基于常见的与“青草岸前”意境相符的诗句来提供读音。以下是三个可能的例子及其读音: “春水才深…

    2024年11月30日
    7090
  • 诉衷情陆游,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陆游《诉衷情》中的情感表达分析 一、词作背景与概述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词作《诉衷情》创作于晚年时期。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深刻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与…

    2025年4月2日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