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字的出处及在古文中的用法

“酌”字的出处及在古文中的用法

“酌”字的出处及在古文中的用法

一、“酌”字的出处

“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由“酉”(酒器)和“勺”(舀取工具)组成,本义为舀取酒浆。《说文解字》释曰:“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可见其与古代饮酒礼仪密切相关。

在早期文献中,“酌”多与祭祀、宴饮相关。例如:
–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此处“酌”指舀酒,表达借酒消愁之意。

二、“酌”在古文中的用法

1. 本义:舀酒、饮酒

– 《礼记·曲礼》:“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酌者左。” 此处“酌”指斟酒礼仪。
标红案例: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以“独酌”表现孤独饮酒的场景。

2. 引申义:斟酌、考虑

由“取酒”引申为权衡取舍,常见于决策语境。
– 《左传·成公六年》:“子为大政,将酌于民者也。” 意为执政者需参考民意。
标红案例:诸葛亮《出师表》:“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强调处理政务需谨慎权衡。

3. 比喻义:调和、裁量

用于抽象事物,如文辞、政策等。
– 《文心雕龙·镕裁》:“权衡损益,斟酌浓淡。” 指文章修饰需合理取舍。

三、特殊用法与成语

1. “酌古准今”:参考古代经验以制定当下政策(《宋史·职官志》)。
2. “字斟句酌”:形容写作或说话严谨,源自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结语

“酌”字从具体的饮酒动作,逐步演变为抽象的判断行为,体现了汉语词义由实向虚的发展规律。其在古文中的多样用法,既反映了古代礼仪文化,也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丰富的表达资源。

标红总结:通过《诗经》《出师表》等案例可见,“酌”字的核心始终围绕“取舍”与“平衡”,这一逻辑至今仍影响中文表达。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边塞的诗有哪些展现边疆风光的诗篇?

    边塞诗中的边疆风光展现 一、边塞诗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兴起于汉魏六朝,鼎盛于唐代。这类诗歌以描写边疆战争、军旅生活和塞外风光为主题,展现了独特的地理风…

    2025年4月4日
    140
  • lockers怎么读?英语词汇发音指南

    “lockers”的发音可以根据英式和美式发音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析: 英式发音 音标:[ˈlɒkəz] 发音要点: 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 “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

    2024年12月12日
    3510
  • 关于长辈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敬意?

    关于长辈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敬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长是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长辈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智慧的象征。通过诗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长辈…

    2025年3月22日
    550
  • “太尉”怎么读?发音指南来了!

    “太尉”的正确读音为tài wèi。 发音分解 “太”:拼音为tài,声母是“t”,韵母是“ài”,声调是第四声(去声),发音时声音由高到低,降调明显。 “尉”:拼音为wèi,声母…

    2024年11月12日
    4040
  • 有关灵隐寺的诗句,有哪些让人心静如水?

    灵隐寺的诗句:让人心静如水的经典之作 灵隐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自古以来,灵隐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

    2025年3月9日
    540
  • “臧”字的来源及含义详解

    “臧”字的来源及含义详解 一、字形演变与来源 “臧”是汉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汉字,其字形演变可追溯至甲骨文和金文阶段。1. 甲骨文:早期字形由“臣”(象征奴隶)和“戈”(武器)组成,…

    2025年3月30日
    150